当前位置: 首页 作文 正文

江南小贩号子

易飞 |
202

  江南小镇多小贩。走门串户的各色人等拉开嗓门喊出的各种音调,听来饶有意趣。

  清晨,一茬又一茬的苏北妇女用“鸡蛋鸭蛋哟——”的号子拉开了晨曲的序幕,接下来,“换糖换眼线、破布头老棉絮换铜钿”的收破烂号子又终日不息。“爆——炒米!”这喊声最近久违了,原来是爆炒米的苏老汉已经作古,留下的炒米担子后继无人,那苏老汉霹雳似的号子声却深深印在江阴人的脑海里。下午三点多钟,“甜酒酿要伐!”的喊声又在小巷深处响起。

  苏州城里的“阿要买白兰花”“五香——茶叶蛋”、“桂花——赤豆糕”之类的小贩号子,在乡镇小巷里压根儿听不到。这里的小贩号子有“箍桶啊”、“阿有洋伞修”、“卖蔑席”、“修棕棚”……最近又新兴了一批吆喝小贩:“收酒瓶子罗——”这些小贩来得蹊跷,空茅台酒瓶收到十元一只,值得研究。倒是自行车上挂着录音机,放着高音喇叭的,一听就知道是回收旧电器和修理电视机、空调机的外乡客又来造访了。

  还有一些小贩号子绝了迹,如“补——碗 !”只留传下一句歇后语,叫“江西人补碗——自顾自。”这“自顾自”就是打碗钉的磨碗声。由于日用瓷器工业的发达,现在再也找不到九斤老太嫌碗钉贵的细节描写了,而吆喝“生铁补锅子——”的小贩也早已换了行当,因为家家都用铝锅、搪瓷锅、不锈钢餐具,即使旧铁锅坏了,主家也懒得请人补,把旧铁锅往收旧贩子的框里一撂:“随便给点钱,甭秤了!”

  近年来,穿讲漂亮,住讲宽敞,用要高档,吃讲营养,江南人许多生活习惯都改了样。小贩的吆喝声也改了花样。江南美,除了青山绿水,恐怕还蕴含了千姿万态的吆喝文化呢。



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本文

声明:原创文章请勿转载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
相关内容

小程序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