站在十字路口,台湾的清晨便映入我的眼帘:来来往往的公车上是一排排穿着笔挺西装的上班族,挤挤挨挨地“码”在一块儿,如同沙丁鱼罐头;不远处,在郁郁葱葱的柳叶草丛间,几个老人却已悠然自得地散着步,打着拳。“一、二、三、四……”精神抖擞的爷爷奶奶们跟着节拍,和着音乐,眉宇间风采不减。
在这个包容的地方,耸入云霄的高楼有绿树相衬,老房子与新大厦相互穿插。在这个十字路口,看着眼前车水马龙,耳边萦绕的却是活力而响亮的节拍声。隐约间,我看到了繁忙与悠闲凝结而成的精华,在这个不大的地方,绽放着独属于它的光彩。
阿里山是一个极美的地方,青山绿水,在天空的映衬下,说是一幅水墨画也不为过。天空像是被水洗过一般,那样的无瑕,那样的纯澈。来来往往的人们穿着少数民族的服装,笑颜如花,穿插于虫鸣鸟叫中的是朦胧的山歌,悠扬,婉转。我仿佛置身于不敢惊扰的梦境中一般,在这纯净的天,踏实的地,明媚的阳光中,得到了片刻的安宁。
午后,在八里渡船头,我们结识了一位渔妇。洗的发白的青衣和旧得发亮的黑裤,橡胶直筒的黑色防水靴,高挽起的袖口,黝黑的脸庞,黑发高高挽起。举手投足见,台湾本土人民的淳朴尽显。操着一口不标准的普通话,费力地说着,饶是这样,她仍舞动着双手,声情并茂地向我们这些外乡人介绍着当地的美食、美景。眼前分明是个文化程度不高的渔妇,为何却总觉得她的脑中有份地图,清晰地表明了台湾的一角一隅,俨然一个经验丰富的导游?
临近分别,我们向她道谢,“都是朋友,别这样……”渔妇忙说。有一瞬的怔愣,忽而,心中隐隐的有些颤动。抬头望向她,她那因渔作而黝黑的面庞在夕阳下,闪着健康的光泽,并不出众的眉眼变得明媚,黑曜石般的眼睛,纯澈而透亮,微笑的面庞在这一刻竟是尤为夺目。“是,我们是朋友!”
我们是一家人!在心中,我这样补充道。
天边的火烧云,映红湖水,映红暖风,映红天地间的一草一木,一角一隅,也,映红了我们的心。
转身,我走向归途。是的,我们是一家人!是流着同一股血液,颤动着同一颗心,有着同一个梦想,期盼着同一片未来的一家人!
我们,是一家人!从来,也未曾分离。 柳文波说:“我想,十三亿人共同造梦,梦想必定能点亮现实。” 我看到,我们的那支中国梦,离现实,并不遥远!
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本文